近年来,金融与互联网呈现双向渗透趋势。一方面,金融互联网化渗透加速,国有大行线下网点缩减,手机银行逐步替代传统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化扩张显著,头部平台通过金融牌照布局全场景金融业务。两者的共振导致流量垄断效应凸显,平台通过低价补贴挤压线下实体,并以高佣金抽成加剧中小商户负担,例如美团外卖佣金年收入超500亿元。
为遏制金融风险与市场垄断,政府推动互联网反垄断监管和金融去杠杆政策。通过取缔P2P网贷整顿清理、切断风险链条、规范互联网存款与理财,强制平台实现金融业务与技术的隔离。例如蚂蚁集团整改后,表决权结构重组并纳入消费金融监管体系,第三方支付体系扩张也被要求通过银联、网联实现信息断直连。
互联网平台逐步转向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京东、阿里等企业分拆业务并聚焦物流、供应链等实体领域,同时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对供需匹配的支撑。金融业务则回归本源,科技平台企业定位明确,如支付宝强调通过技术能力优化资金配置以促进实体经济。
政策层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需走中国特色道路,强调科技金融与产业互联网结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和金融工委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引导金融互联网化渗透和互联网金融化扩张回归合规轨道,推动金融与互联网共同服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和信用平台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