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37节课76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主播: 伊伊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7-17时长: 21:49
一建|法规|精品课1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质量保修书提交时间

# 工程质量保修范围

# 法定最低保修期

# 保修责任承担条件

# 缺陷责任期起算时间

# 质保金退还条件

# 竣工验收合格日期

# 强制保修范围内容

# 工程质量缺陷认定

# 自保金扣留比例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时同步出具质量保修书,明确保修范围、保修期及保修责任。保修责任需同时满足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的条件,工程质量问题(如施工、设计或勘察缺陷)属于保修范围,而使用不当或自然灾害等非质量问题不在此列。
法定保修范围具有强制性,包含基础设施、地基基础等终身保修内容,而防水、节能保温等则执行最低五年保修期。保修期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算,约定保修期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年限。若保修期与约定不一致,以更有利于保障质量的期限为准。
缺陷责任期与保修期需严格区分:前者是质保金退还的经济责任期限,通常为1-2年,从工程验收合格或提交报告90天后起算;后者是质量责任期限,涵盖终身或更长时间。政府项目质保金不得超过结算额3%,且承包人提供保函后不得重复扣留。
对于保修义务,施工单位需无偿修复施工或材料问题导致的缺陷,非施工原因(如设计错误)由责任方承担费用。发包人拖延验收时,缺陷责任期自动生效,质保金需按期退还。保修期结束后,质量问题仍可通过行政处罚或信用管理要求责任方履行义务。
常见争议点包括消防工程保修期(默认两年)、分层保修期限(如外墙结构终身、装饰面层两年),以及保修书与使用说明书的区别(后者包含设计参数及维护要求)。案例分析强调保修范围判定需结合质量缺陷原因,如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不属保修责任。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