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苹果A7处理器凭借全球首款64位双核设计实现性能突破,大幅领先高通骁龙801芯片,推动智能手机CPU进入新时代。高通为追赶推出八核架构的骁龙810芯片,但因设计激进而引发严重发热问题,导致安卓阵营多家品牌受挫。索尼、LG等品牌销量下滑,小米5推迟发布,华为Mate 7则因填补高端市场空白意外崛起,凸显自研SoC芯片路线优势。三星凭借自研芯片成为安卓阵营唯一幸存国际大牌,魅族因转用联发科芯片短暂获益,OPPO/vivo转向低配置路线。
高通因骁龙810芯片发热问题将责任归咎于台积电的20纳米工艺,但苹果同工艺芯片未现类似问题,双方关系恶化。高通转而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28纳米工艺,助其实现28纳米量产并升级HKMG技术,为后续先进工艺奠定基础。台积电为挽回高通,收购其龙潭封装厂强化服务能力,但CEO张忠谋坚持不降价原则,认为技术领先能赢回客户。
2014年底,三星电子宣布从28纳米直接跨代至14纳米技术并提前量产,实现3D晶体管技术飞跃,打破台积电技术规划节奏。这一技术跃进加剧晶圆代工行业竞争,同时高通因专利收费争议面临中国监管部门调查,其向中芯国际转移订单的举措也被视为向中国市场示好。火龙事件及技术迭代共同重塑全球智能手机产业格局,推动芯片制造与终端品牌战略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