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钉钉通过地铁广告投放争议和报纸头版广告直接针对腾讯的企业微信用户增长痛点,引发马化腾不满,最终马云以“钉钉广告竞争策略太low”公开道歉。这一事件背后,是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多次尝试的缩影:此前陈航负责的来往用户流失原因在于功能同质化,团队规模失控导致管理问题。
陈航团队开发历程经历了多次挫败。2014年,来往失败后,他带领团队在湖畔花园闭关开发,转向企业级产品。团队面临工作圈独立应用争议,最终决定拆分开发企业即时通讯工具。通过企业用户痛点分析,陈航发现中小型企业需要企业通讯统一平台,并与电脑城商户史楠共创合作案例,深度调研企业管理需求。
钉钉功能快速迭代展现了团队执行力。内测版本初期存在严重缺陷,但团队24小时内修复问题,甚至凌晨响应反馈。2015年1月,钉钉1.0版本低调发布,初期缺乏资源支持。转折点发生在马云因复兴集团推荐关注产品后,钉�升级为独立事业部,最终成为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企业级产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整个过程中,马云腾讯争议回应体现了企业竞争中的直接冲突,而钉钉从边缘项目到核心产品的逆袭,则揭示了企业级市场对精准需求挖掘和高效执行力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