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于2023年12月递交科创版IPO申请,更新招股书后披露其作为国内少数掌握一英寸晶圆制造关键材料技术的企业,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销售规模在2023年位居国产厂商首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显著波动,2022年增速达127.93%,但2023年因下游需求周期性下降导致增速放缓,期间费用占比持续攀升至34.92%,凸显业绩增速大起大落的特征。
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成为关注焦点,前五大客户占比连续三年超97%,其中第三大客户C因被SK海力士收购导致合作存不确定性。尽管当前业务未受影响,但客户C的销售收入占比已从13.57%降至5.49%。此外,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收比例达20.99%,资金回笼压力显现。
毛利率大幅下滑原因引发市场担忧,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率从72.60%降至53.84%,其中自产光刻材料毛利率下滑至33.47%,前驱体材料虽亏损收窄但仍未盈利。公司首次递表计划募资12亿元,但因CR科项目场地用途调整,三个月后募资额下调至10.07亿元,募资项目用途调整引发外界对前期规划严谨性的质疑。
在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恒坤新材强调自产业务持续增长,并通过技术转让协议保障产品市场覆盖。然而,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核心客户依赖问题,仍是其科创版IPO进程中需应对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