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动力)近期冲刺创业板IPO,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79.39%,净利润从亏损转为盈利9.36亿元。但其核心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区系统和电源系统单价连续三年下滑,累计降幅分别达27.06%和28.11%。尽管毛利率提升至16.85%,但产品单价下滑与客户业绩承压为未来增长埋下隐忧。
研发与客户风险
报告期内,联合动力研发费用率从11.37%降至5.62%,显著低于行业均值。主要客户包括理想、小米、广汽等,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7%,但下游客户如理想汽车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小米汽车和广汽集团也面临亏损。威马集团坏账问题突出,2022-2023年计提坏账准备达1.08亿和2.15亿元,涉及多起买卖合同纠纷诉讼。
关联交易与反垄断处罚
联合动力与母公司汇川技术及理想汽车的关联交易频繁,2024年向理想汽车销售额达56.13亿元。双方合资成立的长洲汇想股权结构变动后,销售额激增至40.68亿元,引发监管关注。此外,因未及时申报设立合营企业,公司曾因反垄断法被行政处罚30万元。
募资需求与运营风险
此次IPO拟募资48.57亿元,其中26.12亿元用于扩产,但电区系统和电源系统产能利用率未达饱和,2024年电源系统产能利用率反降5.6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3.24%,高于行业均值,流动负债占比超87%。存货跌价准备增至2.59亿元,叠加投资现金流持续流出,扩产与研发合理性面临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