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半导体行业陷入全球行业萧条期,市场需求骤降32%,IDM厂大幅减少外包订单,导致专业晶圆代工市场严重受创。台积电营收下降24%,但通过产能储备战略布局,逆势投资12英寸晶圆生产线,加速先进工艺技术研发,以应对未来需求反弹。张忠谋提出产业周期定律,强调低谷期扩大产能优势的重要性。
联华电子则通过国际合资晶圆厂模式扩张,与日立、英飞凌等合作建厂,利用半导体设备采购折扣降低成本。但其过度依赖合资导致技术自主性不足,与台积电的自主研发路径形成对比。新加坡因政策开放和产业链优势,成为台积电与联电海外设厂的首选地。
行业技术升级推动12英寸晶圆生产线成为主流,轻晶圆厂转型趋势显现。日本企业因保守策略未能跟进先进工艺技术研发,被迫将高端芯片代工外包,导致本土半导体产业衰退。相比之下,欧美IDM厂通过拆分独立半导体业务,逐步适应技术迭代需求。
2002年全球经济复苏,2.5G手机市场爆发带动手机芯片需求,依赖12英寸晶圆生产线和先进工艺的SoC芯片成为焦点。台积电凭借技术突破和产能布局,营收恢复至泡沫前水平,并首次跻身全球半导体行业前十。此时,产能已非瓶颈,技术领先成为其下一步竞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