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014 新院长的新思路

主播: 蓝狮子
最近更新: 22小时前时长: 08:34
芯片浪潮:纳米工艺背后的全球竞争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张忠谋晶圆代工构想

# 李国鼎半导体改革计划

# 公研院集成电路项目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 专业晶圆代工模式

# IDM模式封闭生产

# 台湾半导体制造优势

# 半导体专业分工趋势

# 晶圆厂资本门槛

# 台湾仿冒商品困境

20世纪80年代,台湾当局通过李国鼎半导体改革计划,推动公研院集成电路项目向商业化转型。李国鼎提出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从公研院剥离,成立专业晶圆代工公司,并邀请张忠谋主导。此时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升级压力,以及茂西等芯片公司受日本低价芯片冲击的困境。
张忠谋晶圆代工构想源于对行业分工的洞察。他发现传统IDM模式封闭生产导致中小设计企业难以生存,而晶圆厂资本门槛过高。受戈登·坎贝尔芯片设计公司启发,他提出专业晶圆代工模式,即专注制造环节,通过服务全球客户实现产能最大化。这一模式打破行业惯例,主张半导体专业分工趋势,强调台湾半导体制造优势需匹配国际中型晶圆厂资本规模。
台湾当局最终批准成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初期实收资本达两亿美元,远超本土企业标准。这一决策依托张忠谋“避免小国小造”的战略,旨在通过大资本投入提升技术竞争力。与此同时,台湾产业环境正面临仿冒商品困境,亟需从低端制造向品牌研发转型。台积电的诞生不仅推动半导体技术升级,也为台湾摆脱仿冒形象、建立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关键路径。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