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与经济奠基
李国鼎出生于江苏南京,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后赴台任台湾造船公司总经理与经济安定委员会专任委员。他主导制定“奖励投资条例”,推动高雄等加工出口区建设,奠定台湾经济基础。1965年,他通过向飞利浦公司推介出口加工区,促成其成为台湾长期合作商,为台积电的诞生埋下伏笔。
财政改革与科技转型
1969年,李国鼎转任财政事务负责人,与孙运璇共同主导经济发展。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公正无私,但因坚持己见于1976年转任科技小组召集人。此后,他推动科技人才培育方案,支持大学机械与电机研究,并成立资讯工业策进会(资策会),募资8000万新台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科技政策与产业突破
李国鼎主导成立科技顾问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凝聚产官学研共识,并邀请国际专家如哈格蒂、张忠谋参与。他力推风险投资,吸引硅谷华人赴台创业,并创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其“做对投资环境,其他自然发生”的理念,成为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逻辑。
争议与历史评价
尽管曾因科技顾问委员会设立遭蒋经国质疑,李国鼎仍以务实态度推动政策,最终获认可。他晚年强调“人力规划”的重要性,其贡献被评价为台湾经济与科技转型的关键推手,尤以半导体产业和科技政策布局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