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张忠谋升任德州仪器副总裁兼半导体集团总经理,成为首位进入美国大型公司高层的华人。他主管的半导体业务贡献了公司一半营业额,并管理全球半数员工。面对内存市场短缺,张忠谋向英特尔创始人诺伊斯寻求合作,最终通过硅原料提纯技术的资源互换达成协议。
为抢占内存市场,张忠谋采取激进策略:德州仪器跳过主流产品,直接推出4KB内存,并与客户签订长期合同,承诺每季降价10%。这一价格下降策略迅速吸引客户转向,推动德州仪器芯片营业额两年内增长10倍至5亿美元,超越英特尔成为美国最大内存厂商。
张忠谋注重学习曲线战略应用,强调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提升质量。他要求德州仪器在新领域快速成为行业前二,以巩固竞争优势。这一战略在内存市场成功验证,后续也被用于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
德州仪器还布局微处理器技术突破,推出比英特尔8080更具性价比的TMS1000,并用于自有终端产品。凭借半导体业务增长和客户锁定策略,德州仪器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企业,规模达英特尔的六倍。1974年,张忠谋因强势竞争风格被称为“让竞争对手发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