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1 我们继续对金刚经第八品进行讲解。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解金刚经第八品剩下的经文。 先看下一句。 “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 那么这一句fo是解释为什么如前所说“受持读诵金刚经和为他人宣讲金刚经”功德如此之大。 fo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 那么关于这一句,我们在前面第3期音频,在六译本之对比那期音频里,已经给大家作过对比说明。也即,这一句“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的经文,真谛法师的译本不是这样翻译的,真谛法师的翻译是“何以故。须菩提。如来无上菩提从此福成。诸fo世zun从此福生”。 关于此句经文真谛法师译本和其他几位法师译本的差异,我们之前已经作过解释,此处不再重复。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2 我们之前也讲过,此句“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经文的经义,如果读岌多法师此句经文的译文更容易把握。 金刚经第八品后半部分岌多法师的译文为: “世zun言。若复善实。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满作已。如来…施与。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彼何所因。此出善实如来…。此生fo世zun。彼何所因。fo法fo法者。善实非fo法如是彼。彼故说名fo法者。” 很显然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出,岌多法师译文说,“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也即,“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之指代词“此”指代是“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也即,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说,于金刚经甚至金刚经里面的一个四句偈,你首先有能力自己领受,你自己领受后还悲智双运能把此法义为其他人讲授阐释,那么你这个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的行为所能为你带来的福聚,比布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所能带来的福聚还要多无量无数。 紧接着,岌多法师译文说,“彼何所因。此出善实如来…。此生fo世zun。”很显然,就像前面“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之指代词“此”指代是“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一样,此处此句“彼何所因。此出善实如来…。此生fo世zun”的两个“此”字,指代的也都是“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 也即,前面为什么说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之行为所能为你带来的福聚,比布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所能带来的福聚还要多无量无数呢?因为,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的行为,“出”如来…,因为,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的行为,“生”fo世zun。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换个说法,所有的诸fo世zun,都是走于大乘fo法法义领受、自己领受后还为他人广说悲智双运之路最终达于如来智慧。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3 再看下句经文。 “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此句经文“诸fo法诸fo法者”,指的就是诸如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大乘法义。那么此处此句经文,“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即是说,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可以引导学人走上正修行路最终导向如来智慧境界,但学人要明白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本身,并不是如来智慧境界本身。因为如来智慧境界本身,就像金刚经第七品中所说,“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如来智慧境界本身“不可宣说”,如来智慧境界本身甚至“无能证所证”,所以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本身,并不是如来智慧境界本身,但学人如果按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去如法而行,最终能够达于如来智慧境界,也即那个不可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此句经文“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之“如来说为非诸fo法”之“fo法”,指的是无为法之fo之真实见闻觉知。 也即,此句“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的意思是说,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fo之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只不过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姑且称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义法要为“fo法”。 比如在北京南五环上就有大广高速的高速入口,大广高速是连接大庆和广州的高速公路。虽然大广高速名字叫大广高速,但并不等于说你在北京南五环上上了大广高速你就立马到广州了或者你就立马到大庆了,在北京南五环你即是上了大广高速你暂时还是在北京地界上,你只有顺着大广高速一直开车行驶,你最终才能达于广州或者大庆。所以大广高速这个名字我们只是这么叫,名字叫大广高速并不是说此高速公路本身就是大庆,名字叫大广高速并不是说此高速公路本身就是广州。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4 “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这句经文表达的意思类似上面大广高速表达的意思,也即是,金刚经也好,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也好,我们一般都称之为大乘fo法,可是,虽然我们称金刚经甚至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为大乘fo法,但金刚经甚至金刚经中的四句偈所说的法义法要,并不是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我们只是习惯了称呼这些法义法要为“fo法”而已。 真实“fo法”之“法”字,指fo之六根见闻觉知,而fo之六根见闻觉知之境界,不可说。 “巧从花下路,引入洞中天”,那个花下路,只是能把你引向那个洞而已,花下路本身的境界并不是洞中天本身的境界。至于洞中天的境界,不可说,你要沿花下路而行自己亲自达于洞中你才能亲身体证。 此即,“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那么,解释完“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这句经文本身的意思之后,又一个问题来啦,那就是,在金刚经第八品,fo刚说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之后,fo为什么紧接着说“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呢? 也即是,前面fo刚说了“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后面接着马上解释,“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拿后面这句经文去解释前面这句经文,貌似不太容易找到解释的角度。我估计很多人研学金刚经研学到金刚经第八品都会被此处这个“所以者何”“所以”得莫名其妙。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于此处“所以者何”之解释逻辑,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既然fo前面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隐含的意思就是指此经所讲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身,而是此经所讲法义法要可以“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好像大地可以生长万物,可是大地本身并不是万物本身。同样的,既然fo前面说“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隐含的意思就是指此经所讲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诸fo世zun真实见闻觉知境界本身,而是此经所讲法义法要可以“生”诸fo世zun真实见闻觉知境界。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5 按上述我的理解,“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对前面这句“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的解释逻辑,就显得非常清晰。 fo先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说完fo解释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经所讲法义法要之所谓的“fo法”,其实还并非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我们只是习惯性的姑且称此经所讲法义法要为“fo法”罢了。 上述我的理解,还能有效化解金刚经第七品中所讲和金刚经第八品中所讲之间貌似的自相矛盾。 金刚经第七品云: fo复告具寿善现言。善现。于汝意云何。颇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颇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是所说耶。 善现答言。世zun。如我解fo所说义者。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何以故。世zun。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金刚经第七品,fo和须菩提对话的内容明明说: “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何以故。世zun。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 而在金刚经第八品,fo话锋一转,马上说: “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6 前面刚说“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前面刚说“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而接着马上就说“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这样前后的说法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也即,前面刚说“无法可证。无法可说”,前面刚说“fo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转身就马上鼓励善男子善女人要“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这样前面刚说完“不可宣说”,而马上接着就说“为他人宣说开示金刚经功德很大”,鼓励善男子善女人为他人宣说开示金刚经,这样说前后不矛盾吗? 所以金刚经第八品此处最后一句“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在解释前面一句经文“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的同时,等于把金刚经第七品所说的“fo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和金刚经第八品所说的“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之间貌似的自相矛盾之处,也都解释化解开了。 那个“不可取。不可宣说”的,是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那个fo鼓励大家“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的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只是所谓的fo法,我们只是习惯称之为“fo法”而已,其实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本身。但把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姑且称为“fo法”也不无道理,因为按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如法修行,可以“出”“生”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 那个fo的言教,比如fo所说金刚经,我们习惯上一般也称之为“fo法”。而那个fo真实六根见闻觉知之无为法,fo经上表达时有时也称之为“fo法”。fo言教之彼“fo法”,和fo真实见闻觉知无为法之此“fo法”,显然说的不是同一个“fo法”。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7 fo言教之“fo法”,是要通过凡夫的语言调用凡夫的妄想来发挥作用的,而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之“fo法”,恰恰指的是妄想除尽无余之后六根见闻觉知的状态。所以fo言教之“fo法”,和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之“fo法”,二者是各有所指非常不同的。 我们可以拿设计运载火箭的发射轨道这个例子,来说明fo言教之fo法发挥作用的机制。 大家都知道,用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这个工作,本质上就是要让运载火箭和卫星摆脱地球的引力。虽然,用火箭发射卫星的工作,本质的目的是要让火箭和卫星摆脱地球引力,但科研人员在设计准备发射工作时,在设计火箭的推动燃料和定位角时,他们反而要充分考虑火箭和卫星自身的质量以及相应的火箭和卫星所受的地球引力。 也即是,用火箭发射卫星这个工作,本质上是利用一个善巧的设计,利用火箭和卫星自身所受的地球引力来最终让火箭和卫星摆脱此地球引力。 那么fo言教之fo法引领众生出离妄想的机制也是一样的。也即,虽然fo言教之fo法的目的是要让众生出离妄想,但fo言教之fo法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要因于众生的妄想来最终让众生出离妄想。 所以fo言教之fo法本身也是一种精妙的善巧。 另外,就好像一旦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所有有关发射的精妙善巧设计都将失去作用、失去意义一样,一旦众生妄想除尽,fo言教之fo法种种为令众生出离妄想而又因于众生妄想设计的种种精妙说法,也将丧失它的作用。 卫星成功进入太空后那种自由游弋的状态,就可以比喻fo真实见闻觉知无为法之“fo法”,而为了让火箭和卫星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而作的各种精妙的因于地球引力才能发挥作用的轨道设计,就可以比喻fo言教之“fo法”。 所以于金刚经第八品fo说: “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如是:感恩张老师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1 我们继续对金刚经第八品进行讲解。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解金刚经第八品剩下的经文。 先看下一句。 “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 那么这一句fo是解释为什么如前所说“受持读诵金刚经和为他人宣讲金刚经”功德如此之大。 fo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 那么关于这一句,我们在前面第3期音频,在六译本之对比那期音频里,已经给大家作过对比说明。也即,这一句“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的经文,真谛法师的译本不是这样翻译的,真谛法师的翻译是“何以故。须菩提。如来无上菩提从此福成。诸fo世zun从此福生”。 关于此句经文真谛法师译本和其他几位法师译本的差异,我们之前已经作过解释,此处不再重复。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2 我们之前也讲过,此句“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经文的经义,如果读岌多法师此句经文的译文更容易把握。 金刚经第八品后半部分岌多法师的译文为: “世zun言。若复善实。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满作已。如来…施与。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彼何所因。此出善实如来…。此生fo世zun。彼何所因。fo法fo法者。善实非fo法如是彼。彼故说名fo法者。” 很显然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出,岌多法师译文说,“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也即,“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之指代词“此”指代是“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也即,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说,于金刚经甚至金刚经里面的一个四句偈,你首先有能力自己领受,你自己领受后还悲智双运能把此法义为其他人讲授阐释,那么你这个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的行为所能为你带来的福聚,比布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所能带来的福聚还要多无量无数。 紧接着,岌多法师译文说,“彼何所因。此出善实如来…。此生fo世zun。”很显然,就像前面“此彼缘多过福聚生。无量不可数”之指代词“此”指代是“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一样,此处此句“彼何所因。此出善实如来…。此生fo世zun”的两个“此”字,指代的也都是“若此法本乃至四句等偈。受已为他等分别广说。” 也即,前面为什么说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之行为所能为你带来的福聚,比布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所能带来的福聚还要多无量无数呢?因为,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的行为,“出”如来…,因为,于金刚经自己领受、自己领受后还能为他人广说之悲智双运的行为,“生”fo世zun。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换个说法,所有的诸fo世zun,都是走于大乘fo法法义领受、自己领受后还为他人广说悲智双运之路最终达于如来智慧。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3 再看下句经文。 “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此句经文“诸fo法诸fo法者”,指的就是诸如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大乘法义。那么此处此句经文,“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即是说,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可以引导学人走上正修行路最终导向如来智慧境界,但学人要明白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本身,并不是如来智慧境界本身。因为如来智慧境界本身,就像金刚经第七品中所说,“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如来智慧境界本身“不可宣说”,如来智慧境界本身甚至“无能证所证”,所以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本身,并不是如来智慧境界本身,但学人如果按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要去如法而行,最终能够达于如来智慧境界,也即那个不可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此句经文“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之“如来说为非诸fo法”之“fo法”,指的是无为法之fo之真实见闻觉知。 也即,此句“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的意思是说,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fo之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只不过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姑且称诸如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说法义法要为“fo法”。 比如在北京南五环上就有大广高速的高速入口,大广高速是连接大庆和广州的高速公路。虽然大广高速名字叫大广高速,但并不等于说你在北京南五环上上了大广高速你就立马到广州了或者你就立马到大庆了,在北京南五环你即是上了大广高速你暂时还是在北京地界上,你只有顺着大广高速一直开车行驶,你最终才能达于广州或者大庆。所以大广高速这个名字我们只是这么叫,名字叫大广高速并不是说此高速公路本身就是大庆,名字叫大广高速并不是说此高速公路本身就是广州。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4 “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这句经文表达的意思类似上面大广高速表达的意思,也即是,金刚经也好,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也好,我们一般都称之为大乘fo法,可是,虽然我们称金刚经甚至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为大乘fo法,但金刚经甚至金刚经中的四句偈所说的法义法要,并不是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我们只是习惯了称呼这些法义法要为“fo法”而已。 真实“fo法”之“法”字,指fo之六根见闻觉知,而fo之六根见闻觉知之境界,不可说。 “巧从花下路,引入洞中天”,那个花下路,只是能把你引向那个洞而已,花下路本身的境界并不是洞中天本身的境界。至于洞中天的境界,不可说,你要沿花下路而行自己亲自达于洞中你才能亲身体证。 此即,“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那么,解释完“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这句经文本身的意思之后,又一个问题来啦,那就是,在金刚经第八品,fo刚说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之后,fo为什么紧接着说“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呢? 也即是,前面fo刚说了“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后面接着马上解释,“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拿后面这句经文去解释前面这句经文,貌似不太容易找到解释的角度。我估计很多人研学金刚经研学到金刚经第八品都会被此处这个“所以者何”“所以”得莫名其妙。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于此处“所以者何”之解释逻辑,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既然fo前面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隐含的意思就是指此经所讲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身,而是此经所讲法义法要可以“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好像大地可以生长万物,可是大地本身并不是万物本身。同样的,既然fo前面说“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隐含的意思就是指此经所讲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诸fo世zun真实见闻觉知境界本身,而是此经所讲法义法要可以“生”诸fo世zun真实见闻觉知境界。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5 按上述我的理解,“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对前面这句“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的解释逻辑,就显得非常清晰。 fo先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说完fo解释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经所讲法义法要之所谓的“fo法”,其实还并非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我们只是习惯性的姑且称此经所讲法义法要为“fo法”罢了。 上述我的理解,还能有效化解金刚经第七品中所讲和金刚经第八品中所讲之间貌似的自相矛盾。 金刚经第七品云: fo复告具寿善现言。善现。于汝意云何。颇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颇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是所说耶。 善现答言。世zun。如我解fo所说义者。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何以故。世zun。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金刚经第七品,fo和须菩提对话的内容明明说: “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何以故。世zun。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 而在金刚经第八品,fo话锋一转,马上说: “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6 前面刚说“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前面刚说“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而接着马上就说“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这样前后的说法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也即,前面刚说“无法可证。无法可说”,前面刚说“fo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转身就马上鼓励善男子善女人要“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这样前面刚说完“不可宣说”,而马上接着就说“为他人宣说开示金刚经功德很大”,鼓励善男子善女人为他人宣说开示金刚经,这样说前后不矛盾吗? 所以金刚经第八品此处最后一句“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在解释前面一句经文“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的同时,等于把金刚经第七品所说的“fo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和金刚经第八品所说的“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之间貌似的自相矛盾之处,也都解释化解开了。 那个“不可取。不可宣说”的,是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那个fo鼓励大家“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的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只是所谓的fo法,我们只是习惯称之为“fo法”而已,其实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本身并不是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本身。但把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姑且称为“fo法”也不无道理,因为按金刚经及其法义法要如法修行,可以“出”“生”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 那个fo的言教,比如fo所说金刚经,我们习惯上一般也称之为“fo法”。而那个fo真实六根见闻觉知之无为法,fo经上表达时有时也称之为“fo法”。fo言教之彼“fo法”,和fo真实见闻觉知无为法之此“fo法”,显然说的不是同一个“fo法”。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7 fo言教之“fo法”,是要通过凡夫的语言调用凡夫的妄想来发挥作用的,而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之“fo法”,恰恰指的是妄想除尽无余之后六根见闻觉知的状态。所以fo言教之“fo法”,和fo真实见闻觉知之无为法之“fo法”,二者是各有所指非常不同的。 我们可以拿设计运载火箭的发射轨道这个例子,来说明fo言教之fo法发挥作用的机制。 大家都知道,用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这个工作,本质上就是要让运载火箭和卫星摆脱地球的引力。虽然,用火箭发射卫星的工作,本质的目的是要让火箭和卫星摆脱地球引力,但科研人员在设计准备发射工作时,在设计火箭的推动燃料和定位角时,他们反而要充分考虑火箭和卫星自身的质量以及相应的火箭和卫星所受的地球引力。 也即是,用火箭发射卫星这个工作,本质上是利用一个善巧的设计,利用火箭和卫星自身所受的地球引力来最终让火箭和卫星摆脱此地球引力。 那么fo言教之fo法引领众生出离妄想的机制也是一样的。也即,虽然fo言教之fo法的目的是要让众生出离妄想,但fo言教之fo法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要因于众生的妄想来最终让众生出离妄想。 所以fo言教之fo法本身也是一种精妙的善巧。 另外,就好像一旦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所有有关发射的精妙善巧设计都将失去作用、失去意义一样,一旦众生妄想除尽,fo言教之fo法种种为令众生出离妄想而又因于众生妄想设计的种种精妙说法,也将丧失它的作用。 卫星成功进入太空后那种自由游弋的状态,就可以比喻fo真实见闻觉知无为法之“fo法”,而为了让火箭和卫星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而作的各种精妙的因于地球引力才能发挥作用的轨道设计,就可以比喻fo言教之“fo法”。 所以于金刚经第八品fo说: “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fo世zun。皆从此经生。所以者何。善现。诸fo法诸fo法者。如来说为非诸fo法。是故如来说名诸fo法诸fo法。”
如是:感恩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