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解释134:第十八品过去未来现在之心

最近更新: 2023-10-26时长: 18:51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评论16条评论
2637001351

2637001351:要是能出书就好了。

2023-09-11
2637001351

2637001351:晓洁老师出品,必属精品。

2023-09-11
看似

看似:这期讲的精彩

2022-10-11
186xxxx9067

186xxxx9067:整个语音出书了吗?

2022-04-03
8上善若水

8上善若水:精辟!

2021-03-15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1 今天我们继续对金刚经第十八品进行讲解。 我们看金刚经第十八品下面一句经文。 佛言善现。于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数。假使有如是等殑伽河。乃至是诸殑伽河中所有沙数。假使有如是等世界。是诸世界宁为多不。 善现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shi。是诸世界其数甚多。 此句经文佛问须菩提,须菩提你怎么看,假设有恒河沙数目那么多的恒河,那么假设有如恒河沙数目那么多的恒河里沙的总数那么多的世界,你觉得这个世界的数目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佛说,如是,世尊,如恒河沙数目那么多的恒河里沙的总数那么多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数目当然非常多。 这句经文,佛是先强调如恒河沙数目那么多的恒河里沙的总数那么多的世界之数目,非常多。如果此世界数目都非常多,那更何况如此多的世界中众生种种心之流注呢? 所以金刚经第十八品这句经文是在为下句经文讨论正题作铺垫。 看金刚经第十八品下面一句经文。 佛言善现。乃至尔所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诸有情。各有种种其心流注。我悉能知。何以故。善现。心流注心流注者。如来说非流注。是故如来说名心流注心流注。所以者何。善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此句经文佛开始和须菩提说正题。 佛告诉须菩提,在刚才所说的如恒河沙数目那么多的恒河里沙的总数那么多的世界中,所有有情,这些有情“各有种种其心流注”,我悉能知。

2021-03-12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2 接着佛又解释,须菩提,我说心流注心流注者,其实并不是众生的真心真有流注,是众生的妄想心有流注,所以为了顺应凡夫的语言习惯,我姑且也暂时用“其心流注”这个表达。 接着佛又解释,须菩提,我为什么说并不是众生的真心真有流注,只是众生的妄想心有流注呢?因为众生所谓的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之时间感觉上的分别,皆是众生处于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四相颠倒妄想中才会有的感觉,一旦诸妄想除尽无余,于诸佛如来境界,过去、未来、现在之时间上的分别感觉,就会不复存在。 此即以上这段金刚经第十八品经文的大致意思。 此段经文里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三心不可得是非常有名的,可是虽然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三心不可得这个说法研学金刚经的人都非常熟悉,甚至说起来朗朗上口,但真正要了彻“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三心不可得”表达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境界,却绝非易事,因为时间方面的妄想感觉相对于空间方面的妄想感觉更抽象,更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 金刚经第十八品这段经文几个译本的翻译差异也比较大。 玄奘法师的翻译是: “佛言善现。乃至尔所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诸有情。各有种种其心流注。我悉能知。何以故。善现。心流注心流注者。如来说非流注。是故如来说名心流注心流注。所以者何。善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真谛法师的翻译是: “佛言。须菩提。尔所世界中。所有众生。我悉见知。心相续住。有种种类。何以故。须菩提。心相续住。如来说非续住。故说续住。何以故。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岌多法师的翻译是: “世尊言。所有善实彼中世界中众生。彼等我种种有心流注知。彼何所因。心流注心流注者。善实。非流注此如来说。彼故说名心流注者。彼何所因。过去善实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是: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021-03-12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3 关于这句经文翻译,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这句经文的后半部分,几个译本几乎完全一致,也即,几个译本这句经文的后半部分几乎都是“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句经文的前半部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为“心”的地方,不同译本之间翻译差异较大。 玄奘法师和岌多法师的用词较一致,这句经文的前半部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为“心”的地方,玄奘法师和岌多法师都翻译为“心流注”。 这句经文的前半部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为“心”的地方,真谛法师的翻译是“相续”,“相续”即是“流注”义,所以这句经文的前半部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为“心”的地方,真谛法师的翻译“相续”,和玄奘法师、岌多法师的翻译“心流注”虽不是完全相同,但二者意思还是非常一致的。 考虑到岌多法师于金刚经的翻译忠于原文的翻译取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句经文的前半部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为“心”的地方,金刚经梵文应该就是“心流注”。 几个译本中此处翻译比较特立独行的还是鸠摩罗什法师,鸠摩罗什法师把“心流注”简化翻译为一个“心”字,大大增加了这句经文经义上把握的难度,因为“心”这个字在经里能表达的意思非常多,所以你很难想到鸠摩罗什法师此处“心”字表达的意思是凡夫那种“刹那不住”时间流逝的妄想。 此处“心流注”一词,表达的就是心“刹那不住”相续不停无有穷尽的意思,也即,此处“心流注”一词,表达的是凡夫那种时间如水流逝不停之意。 如果你见过类似济南趵突泉一样的泉水,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时间流逝的感觉用“流注”这个词来表达。趵突泉不停地往外涌出泉水,泉水不停地又经水道流走,这样边流走边涌出,一潭趵突泉水面好像没有变化。泉水这样一种边流边注的情形,非常像我们凡夫感觉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一秒刚成为过去下一秒已经到来这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2021-03-12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4 金刚经第十八品此处此段经文,在金刚经整经中所担负的功能非常特殊,金刚经其余处经文几乎全部都是在讲凡夫关于“相”的妄想,关于“相”的妄想,其实就是关于“空间”方面的妄想。 而此处“心流注心流注者。如来说非流注。是故如来说名心流注心流注”,佛是在说凡夫那种时间流逝的感觉也是妄想。 也即,于金刚经第十八品此处经文,佛说法触及了一下凡夫关于“时间”方面的妄想。 所以我们之前说,金刚经虽短小,但大乘佛理几乎面面俱到。 金刚经之前经文主要聚焦在“依于非相之实相而起虚妄之相”,金刚经第十八品此处经文又谈及虚妄之相起后,必然会进一步升起“相续”的问题。起虚妄相之后,虚妄相之“相续”即为此处“心流注”所指,此处“心流注”即指凡夫之时间流逝妄想。 时间观念之确立,是依于空间之“虚妄相”确立而确立的,时间,本质上即是虚妄相之相续变化。虚妄相灭,虚妄相之相续变化感觉亦灭,所以虚妄相灭,时间感觉亦灭。 所以之前我们说,关于虚空的妄想是妄想之母。虚空妄想之建立是后续一切妄想进一步建立的基础。 反过来说,你要想破除“时间流逝”这种妄想,你不需要专门有针对性的破,因为“时间流逝”这种妄想是建立在空间之虚妄相之上的,只要你空间之虚妄相一破,“时间流逝”这种妄想自然会消失。 所以佛在楞严经中讲破五阴的次第时强调,第一要破的就是“色阴”,“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超越劫浊”,即是破掉“空间”方面的妄想。我们前面解释过了,“劫浊”,即是指“凡夫总是不能摆脱自己被虚空包围”那种妄想。 一旦你“色阴”破,你于时间方面“过去、未来、现在”的分别感觉马上就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处于“有空间”感的妄想之中时,你下班从工作单位开车历时一个小时回到家,回到家后,你总觉的今天在单位上班时的“时空”是属于过去、现在待在家里的“时空”是属于现在,你总觉得你在路上开车历时一个小时从“过去”的时空来到了“现在”的时空。

2021-03-12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5 你再想象一下,如果你色阴已经破了,空间感已经消失了,所谓在单位的时空失去了空间方面的立体感变成了一段在单位的眼根影像,就好像眼前放电影一样,开车在下班路上的时空也失去了空间立体感变成了一段在路上的眼根影像,就好像眼前放电影一样,在家里的时空也失去了空间立体感变成了一段在家里活动的眼根影像,就好像眼前放电影一样。也即,你于色阴妄想中所经历的所谓单位时空、路上时空、家里时空之时空变化,突然转变为“梦行千里还在原处”之惊醒。 你惊醒发现,你其实哪也没来哪也没去,你如如不动,只是眼根影像像放电影一样不停变换,放映机纹丝未动,此时,你于时间方面所谓“过去、未来、现在”的感觉,会与身处色阴妄想时你于时间方面所谓“过去、未来、现在”的感觉非常不同。 对于时间方面“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妄想息灭后的情形,我们用语言只能描述到这个地步。 因为我们之前说了,时间流逝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感觉,语言非常难以直接对它进行定义式的准确表达。 也即时间流逝这种妄想,非常不适合用语言进行“解析”,对于时间流逝这种妄想的阐述,我们所能做的顶多就是用语言表达引导你去“想象”一下色阴破后感觉上大概会有什么转变。 其实,不仅我们此处表达“时间”会碰到如此大的困难,科学在给“时间”下定义时也是非常吃力的。 科学说“时间”究竟是什么呢?“时间”好像是我们所处这个世界的变化,也即,我们人感受到了我们所处这个世界不停在变化,这种这个世界不停在变化的感觉,我们人就称为“时间”。 “時”, 形声字,从日,寺声。寺是主持法度的所在,有范式的意思,左“日”右“寺”构成“時”字,所以“時”字有日运行的范式之义。 我们每个人都有共同的观察,就是每天早上时,太阳总是处在偏东之天空位置,到中午时,太阳会运行至头顶正上方的天空位置,到了晚上,太阳夕阳西下,会运行至偏西之天空位置。每天太阳所处天空位置的变化好像有个范式,此太阳于天空位置变化之范式,就被称为“時”。 时间的“間”字,会意字,古写作“閒”,从门,从月,意为,“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所以“間”字本义:门缝,很小的缝隙。 “時”“ 間”二字合在一起,表达的意思即是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一个门缝一个门缝小角度连续变化,不是跳跃式的变化。

2021-03-12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6 所以经用“刹那不住”来表达“时间”变化即是此意,“刹那”,是梵文音译,意为“瞬间”,也即意为“一眨眼的功夫”流逝的时间,所以“刹那”表示极小之时间变化。 所以,通过我们解“時”和“ 間”二字我们就明白了,“時”本质上指的就是事物之变化,“時”再加上一个“間”字,表达的即是事物之变化就如日行空中是连续的,不是跳跃式的、不是离散的。 那么我们平时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之区分,其实等于是于此事物之变化之上又赋予了此变化一个方向感。我们总是感觉我们是从过去来到现在然后再奔赴未来。 我们凡夫于事物变化上这个“过去、现在、未来”之区分乍一看感觉好像了了分明,丝毫没有什么不妥,丝毫没有什么紊乱,但你要是仔细追究,其实不然。 你是如何确定你是从“过去”至“现在”至“未来”这样单向变化的呢?这种“过去”至“现在”至“未来”时间单向变化的感觉除了你自己的感觉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参照物? “时间的方向”问题,其实不像你以为的那么简单。 科学家就非常不同,科学家对待“时间的方向”这个问题就比一般人严肃严谨多了,科学家就不随便下结论。 科学家面对“时间的方向”这个问题也很困惑,科学家意识到时间本质上表达的就是事物之变化,而你如何给事物之变化确定一个方向呢? 所以科学家意识到确定“时间的方向”这个问题非常棘手。 后来有科学家找出了确定“时间的方向”的方法,但我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确定“时间的方向”的方法是否已经取得了科学界的共识。 有科学家观察到,一个新的皮鞋穿一穿就会磨损变旧,从来没有越穿越新的皮鞋。我们这里只是拿皮鞋的变化来作个例子。 皮鞋的磨损变旧,本质上表达的就是事物总是从“规则状”(order)走向“不规则状”(disorder)。 科学家观察到,皮鞋从“规则状”(order)走向“不规则状”(disorder)的变化并不是偶然的,科学家观察到,皮鞋从“规则状”(order)走向“不规则状”(disorder)的变化在整个所谓的宇宙中都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也即,科学家观察到,所有的事物的变化长期来看总是从规则状走向不规则状。

2021-03-12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7 后来就有科学家主张,“从规则状走向不规则状”之事物长期变化的普遍趋势,可以代表“时间的方向”。 所以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熵”增加的方向,即是时间的方向,科学上用“熵”这个概念来衡量表达“不规则程度”,用英文来说即是,“Disorderness”。 由于科学家主张所有事物的长期变化趋势都是“从规则状走向不规则状”,所以有的科学家主张“时间的方向”是单向的。只不过我不知道这样的主张能不能代表科学界的共识。 佛家是如何看待“时间”和“时间的方向”这个问题呢? 佛家认为所谓的“时间”和所谓的“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都是凡夫的分别“意识”心所妄想出来的“分别感觉”。 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同时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后,“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之“分别感觉”就会消失无影踪。 也即,于诸佛如来之如如智状态,没有“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这样的“分别感觉”。 佛家主张所谓“事物的变化”是虚妄的,由于“時間”本质上表达的即是“事物的变化”,因此佛家主张“時間”是虚妄的。 如果连“時間”本身都是虚妄的,又何来“時間的方向”这个问题? 因为佛家主张“空间”的感觉是虚妄的,因此佛家主张事物皆无“实体”皆无“自性”。 因为佛家主张事物皆无“实体”皆无“自性”,因此佛家主张所谓的“事物的变化”是虚妄的。 因为佛家主张所谓的“事物的变化”是虚妄的,因此佛家主张所谓的“時間”是虚妄的。 本质上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概念,只不过是凡夫“我”“我所”妄想升起后,妄想之“我”观察所谓外部事物不停变化时,于自己妄心中“串习作意”产生的一种妄想错觉罢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设现在你的机械表不走了,太阳也不出来了一直天黑,当你处于这种无尽的黑暗虚空中时,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因此佛在金刚经第十八品此处说: 乃至尔所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诸有情。各有种种其心流注。我悉能知。何以故。善现。心流注心流注者。如来说非流注。是故如来说名心流注心流注。所以者何。善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2021-03-12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